製造塑膠的石化龍頭,組成終結塑膠垃圾聯盟?

post002-2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email

150多年來,為全世界供應塑膠的全球石化龍頭巴斯夫,正在實驗以垃圾取代石油,成為新原料。他們串聯塑膠供應鏈的上中下游,從源頭做起,讓產品最終能還原為原料,真正解決海洋垃圾問題。從吃穿、冰箱到汽車,垃圾做成的塑膠製品,即將出現在你我的日常生活。

《天下》團隊來到德國萊茵河畔的路德維希港,1965年,全球化工龍頭巴斯夫在這裡建立以石油為原料的輕油裂解廠,是世界最大的石化園區之一,2018年營收627億歐元,約2兆台幣。

巴斯夫一年的研發費用約20億歐元。強大的研發能力讓許多技術與產品獨步全球,例如台積電用的半導體廠特用化學品。

現在園區有近4萬名員工,光共享單車就有1萬5千輛,大部份的人都依賴共乘電動車作為交通工具,並且盡可能把所有廢熱等資源回收、利用,例如拿來發電。這個吃了半世紀多石油的石化園區,還正在實驗改吃另一種原料:垃圾。

(原文:天下雜誌692期

為地球出一份力

我們誠摯的邀請您前來了解,海神全球,是如何消滅廢塑膠和微塑膠,然後轉換成更環保的燃料油。 來解救我們唯一的家園 – 地球!

分享這篇文章給您的朋友

Share on facebook
Share on twitter
Share on linkedin

0